11月23日,山東省信訪工作基層基礎建設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在濟寧召開。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徐思鳴到會指導,山東省副省長、省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出席并講話,濟寧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陪同觀摩,濟寧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林紅玉出席并致辭。
11月23日,山東省信訪工作基層基礎建設經驗交流暨工作推進會在濟寧召開。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徐思鳴到會指導,山東省副省長、省公安廳廳長范華平出席并講話,濟寧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陪同觀摩,濟寧市委副書記、市長林紅玉出席并致辭。
濟寧市以“和為貴”理念為引領,通過資源整合、流程再造、功能重構、模式創新,構建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,推動社會治理創新,實現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“最多跑一地、最多跑一次”。
近年來,在探索如何將“和為貴”思想融入基層社會治理的背景下,金鄉縣魚山街道組建以新型鄉賢為主體的“五老鄉賢”調解員隊伍,完善民間糾紛多元化解機制,形成了從源頭上化解矛盾糾紛的“蒜都經驗”。
最近,汶上縣汶上街道寶相小區紅帆驛站成了小區居民最常去的地方,"和為貴“調解員李開亮自從幫助小區解決了八年不通天然氣的老大難問題后,也成了小區居民心目中的“網紅”。
近日,北宿鎮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在多個部門的配合和協助下,在歷屆領導的調解接力下,經過72天的調查和取證,成功解決了張來某10年的矛盾糾紛事項。
近日,濟寧召開“和為貴”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工作體系建設新聞發布會。
依托“和為貴”調解室完善基層社會治理的同時,該鎮積極開展“舞前十分鐘講禮儀”“鄉土講師話法治”宣講活動,實現法治思想深入人心;依托各村“鄉村儒學講堂”“鄉村文化墻”開展傳統儒學教育,將“和為貴”“德不孤 必有鄰”等勸和思想普及開來。
濟寧市任城區越河街道不斷推進“未訴先辦”工作法,提早發現問題,提早解決問題,提早建立機制,解決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小事。街道按照不同群體,通過人民建議征集、書記信箱等途徑,抓住特殊群體服務訴求鮮明的特點,有針對地做實基礎服務,滿足各類人群的不同服務需求。
23年,她憑著吃苦耐勞、甘于奉獻的韌勁,扎根基層,從事著最瑣碎的群眾糾紛調解工作,努力為民排憂解難; 23年,她的足跡遍布街道每一個村居社區,田間地頭、農戶家中……她就是老百姓心中的“老張”——金鄉縣司法局魚山司法所所長、魚山街道人民調解委員會副主任張愛娟。
濟寧太白湖新區許莊街道深入推進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創新,及時解決群眾煩心事,讓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。
樓鎮投入30余萬元在20個行政村成立了“和為貴”調解室,構建鎮、村、組三級人民調解網絡,以德高望重的新鄉賢、村干部、鎮司法部部門人員組成,依據法律法規、鄉規民約、道德規范、公序良俗,運用法律、親情、道德等力量,及時化解身邊矛盾。
微山縣韓莊鎮素有“山東南大門”之稱,近年來,按照上級社會治理現代化要求和群眾對生活質量提高的期盼,韓莊鎮著力打造“山東會客廳”,秉承“和為貴”核心理念,融入儒家文化內涵,體現濟寧禮儀之邦熱情與好客,建立了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。
汶上縣郭倉鎮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模式,充分發揮“和為貴”網格化服務體系作用,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,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。
今年以來,太白湖新區許莊街道依托為民服務中心建立了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內設多個功能分區,將人民調解員、專業律師、調解專家等介入群眾的矛盾調解,讓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。
汶上縣楊店鎮深入推進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,及時化解基層矛盾糾紛,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。
今年以來,濟寧市不斷完善“和為貴”調解室工作機制,將“和為貴”調解室從基層擴大到各專業行業領域。
晚上8時,山東省濟寧市金鄉縣雞黍鎮李小樓村的法律顧問王亞彬,接到村黨支部書記李振軍的電話:“王律師,麻煩過來看看,老馬他們又吵起來了?!?/p>
金鄉縣魚山街道依托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站,及時發現化解基層矛盾糾紛,構筑社會治理新格局。
據了解,汶上縣劉樓鎮堅持優秀傳統文化和人民調解工作有機融合,充分發揮“和為貴”調解室在維護社會穩定中的重要作用,積極引導群眾通過非訴訟渠道化解社會矛盾糾紛,利用鎮村調解陣地,調解和預防糾紛60余件,做到了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,矛盾不上交”。
9月末的濟寧,已覺秋涼,但三里屯社區服務大廳內卻涌入陣陣暖意。一場為困難居民捐款的行動,持續溫暖著網格的每一個角落。
在泗水縣楊柳鎮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老官村的村民王福運正在詢問承包土地受災補助的事情。如今,在楊柳鎮很多村民都和老王一樣,一有事,先想到的就是“和為貴”中心。
為進一步鞏固提升“七五”普法成果,啟動實施好“八五”普法規劃,助推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工作,加快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鄒城、法治鄒城,近日,鄒城市司法局舉行“實施普法‘1234工程’助推‘和為貴’社會治理服務工作”啟動儀式。
汶上縣汶上街道搭建“紅管家”管理平臺,推進“和為貴”治理創新,讓居民遇到的各類難事、煩心事都能夠及時得到解決。
曲阜市小雪街道依托“和為貴”調解室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平臺,倡導德治、自治、法治、善治“四治融合”,積極化解各類矛盾糾紛,實現“小事不出村、矛盾不上交”。
省法學會主辦的“和為貴”網格化社會治理理論與實務座談會昨天在濟寧召開。
魚臺縣強化“和為貴”調解室作用,深入推進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建設,及時化解基層矛盾糾紛,營造安定和諧的社會環境。
今年許莊街道依托為民服務中心建立了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內設多個功能分區,將人民調解員、專業律師、調解專家等介入群眾矛盾調解,讓矛盾化解在基層萌芽狀態。
濟寧市金鄉縣積極探索創新社會治理模式,構建縣、鎮、村三級“和為貴”網格化服務體系,把矛盾化解在基層,提升群眾滿意度和安全感。
全省首家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在濟寧成立
?9月17日,濟寧高新區黃屯街道召開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啟動運行會議,正式啟動街道服務中心,做到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社區、難事不出街道,矛盾不上交、就地化解”,實現社會治理領域“最多跑一地、最多跑一次”,確保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升。
濟寧市以黨建“雙基”為統領,通過整合資源、創新機制、流程再造,依托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,實現矛盾糾紛化解“最多跑一地、最多跑一次”,打造具有濟寧特色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樣板。
濟寧高新區王因街道后崗村依托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推行周四說事工作法,化解基層矛盾糾紛,暢通民意訴求渠道,增強群眾幸福感。
9月14日至15日,濟寧市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建設現場觀摩會議召開。濟寧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出席會議并講話,山東省信訪局黨組成員、信訪督察專員劉強到會指導,市委副書記于永生出席。
9月15日,記者從濟寧市召開的全市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建設現場觀摩會上獲悉,濟寧以“和為貴”文化為主線,通過資源整合、流程再造、模式創新,構建市縣鄉村四級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,推動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“最多跑一地、最多訪一次”。
今年年底前,濟寧市、縣兩級和50%的鄉鎮(街道)、60%的村(社區)將完成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(室)建設;2021年6月底前,鄉鎮(街道)、村(社區)兩級全部完成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(室)建設。
金鄉縣以“黨建融合”為引領,構建“和為貴”網格化治理“1+12”標準體系,建立形成以縣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為中樞、鎮街中心為主體、社區中心為基礎的“和為貴”網格化服務體系。
泗水縣創新社會治理方式,推進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體系建設,暢通群眾訴求,為民排憂解難。
嘉祥縣深入推進“和為貴”調解室模式,深化社會治理創新,著力為群眾排憂解難,打造和諧信訪。
近日,曲阜市檢察院第五檢察部入駐曲阜市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, 12309檢察服務中心(12309熱線)也隨之一起入駐該中心,成功實現“檢調對接”工作提檔升級。
全市“和為貴”講師培訓班經過五天緊張而充實的集中培訓,今日順利結業。
8月24日,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“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”重要指示精神,進一步提升全市人民調解員運用“和為貴”思想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水平,加快實施 “和為貴”調解體系建設,濟寧市司法局舉辦了“和為貴”人民調解員講師培訓班。
6月19日下午,濟寧市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體系建設工作會議召開。濟寧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傅明先出席會議并講話。市委副書記、代市長林紅玉主持。
濟寧整合資源、創新機制、流程再造,集成打造充分發揮各部門職能、便民高效的一站式綜合性工作平臺,構建統籌協同、四級聯建、部門互通的立體化、智能化“和為貴”社會治理服務中心工作體系,推動市域社會治理創新,實現群眾矛盾糾紛調處化解“最多跑一地、最多跑一次”。